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意味著暑去涼來、秋天將至。 此時,氣候由熱轉涼,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。 但其實,立秋時伏天還沒過去,所以常常是秋已立,暑難消。 因此,在這秋夏相交之際,養生...
2022-08-11 14:48閱讀全文 >>
立秋后慢慢發現天氣的變化,東北這幾天明顯迎來涼爽的天氣。那么,立秋養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? 立秋后是啥感覺?有人說立秋后還是燥熱,至少得到九十月份才能涼快下來,也有人說立秋后明顯感覺到溫差變化,尤其是下雨...
2022-08-10 21:41閱讀全文 >>
腹瀉時,會使人體丟失大量的體液及營養物質,可導致人體脫水、電解質紊亂,嚴重時甚至造成休克和死亡。 所以,腹瀉后,單純補水還不夠,還要確保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。 該怎么補充呢? 可以喝以下 3 種液體 1、自制咸甜補...
2022-08-05 11:30閱讀全文 >>
烈日炎炎,不做點防曬措施,都不敢出門了! 而在防曬的道路上,大家也常常有這樣那樣的疑問,例如: 哪種防曬傘更好? 防曬霜怎么挑? 防曬衣真的管用嗎? 小黑傘VS小銀傘,哪種更防曬? 太陽傘之所以能阻擋紫外線,是因...
2022-08-04 10:26閱讀全文 >>
在這個炎熱的三伏天,人們可能會感覺氣溫比較高,天氣熱了以后,很多人手上也會長出一些小水泡。如果用手抓一抓也會感覺非常癢,最氣人的是還會有反復情況。手上長出小水泡,有可能和下面這個因素有一定關系,到底該怎...
2022-07-31 17:12閱讀全文 >>
眼下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,高溫天氣下,身體產熱增加,如果防暑降溫措施不足,體內的熱量積蓄過多或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出現紊亂,就會發生中暑;汗腺功能障礙、散熱功能障礙等也會引起中暑。 怎么預防?做好這幾點 保持...
2022-07-27 11:27閱讀全文 >>
春天之所以會容易上火,主要還是因為天氣的變化無常,導致很多人的新陳代謝出現了紊亂,身體內的一些基本機能也開始失去平衡,人體陰陽失衡就會容易上火。 春季上火,吃什么比較好? 春季上火,皮膚容易發干,可以常喝...
2022-07-15 15:09閱讀全文 >>
進入三伏天,也代表著最熱的天氣來臨,不少大人都承受不住三伏天的折磨,何況是孩子。因此在三伏天,家長要做好孩子全方位護理,避免疾病來犯。 三伏天如何護理孩子? 1、補充營養 三伏天天氣炎熱,大部分孩子伴有不同程...
2022-07-15 14:49閱讀全文 >>
夏日養生小科普 在/夏/天/吹/吹/風 小暑之后,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階段。隨著氣溫升高、暑熱侵襲, 人們往往會因不適應出現煩悶、食欲不振、失眠、焦躁、 頭身困重等情況。一定要調整生活方式,正確養生。 10個禁忌千萬...
2022-07-13 14:08閱讀全文 >>
二十四節氣導引養生法,是在當令節氣通過導引吐納、存思等方法,進行養生保健、祛病延年的傳統導引養生法。其中的小暑翹足舒筋式適合小暑時節練習。...
2022-07-07 10:51閱讀全文 >>
夏季,很容易出現胃口不好的問題,大家吃肉的量也有所下降。其實,在小暑節氣,有這三種肉類,越吃越開胃,還能強身健體,大家不要錯過!...
2022-07-07 10:45閱讀全文 >>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小暑節氣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,也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節。古人認為,炎熱的夏季,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,故有伏天之說。而今年的三伏天,也即將在7月16日到來!...
2022-07-07 10:41閱讀全文 >>
古人與我們現代人一樣,把夏天過的豐富多彩,而且也跟我們一樣,視夏季養生為重,認為如果不注重養生,很可能秋冬生百病。古人度夏有三大重點,很值得我們借鑒。 ...
2022-07-05 16:01閱讀全文 >>
夏至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,今天過后,白天就越來越短啦!夏至已到,意味著就進入盛夏了,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馬上就到了。這種天氣,人很容易生病,經常渾身上下不舒服,各種小毛病找上門。那么,人要怎么跟上盛夏...
2022-06-22 21:41閱讀全文 >>
黃梅時節家家雨,青草池塘處處蛙。今日芒種“芒種至,盛夏始”,進入芒種節氣,氣溫顯著升高,降水增多,讓人感覺“又悶又熱”。沒錯“苦夏”又來啦!此時的養生關鍵在于:降低陰氣消耗的同時滋長陽氣。 ...
2022-06-06 13:32閱讀全文 >>
暑天容易傷氣,一旦出汗過多,水分又得不到及時補充,人就容易傷津脫液,造成免疫機能下降,感冒、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。簡單來說,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,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“養氣”,以防到了冬天...
2022-05-24 17:24閱讀全文 >>